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(上官雲) “柔軟是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善良與不忍之心。在這個新媒體時代,每個人都應為解決社會問題做出自己的努力。”21日下午,“免費午餐”發起人鄧飛在京與各界人士分享他從事慈善事業的經歷。他表示,做慈善應接受外辦公室出租界質疑,保證全流程的公開透明。
  籌辦負債整合“免費午餐”念頭源自一次偶遇
  2011年春節前後,鄧飛參加一個頒獎典禮時遇到了有“中國最美支教教師”之稱的蔡加芹。閑聊時,蔡加芹告知鄧飛,她的學生都沒有午餐。“我當時很單純的想去給他們建一個食堂。後來我們到了貴州,才發現貴州山區幾乎所有的小學都沒有食堂,小朋友們都是忍飢挨餓。於是,我就聯合QQ群中的500位記者共同發起了咖啡機免費午餐,一步步走到今天。”鄧飛回憶。
  2011年3月,鄧飛拿到深圳一個企業家捐的2萬元,給貴州一個小學買了鍋碗瓢盆,4月該學校開餐。鄧飛介紹:“我當時通過媒體把這些展示給外界看,讓大家看到我們只要行動起來,這些情況都可以改變。”由此這項公益事業像滾雪球一樣一發不可收拾,並吸引了包括馬伊俐、譚詠麟在內的諸多明設計裝潢星參與。
  鄧飛介紹,經過兩年來的努力,已有約300萬人捐款,募集超8000萬善款,供應了超過1000萬人住商不動產次的午餐。
  “免費午餐”曾遭質疑 鄧飛:誠懇交流 堅持慈善事業公開透明
  從“免費午餐”開辦伊始,鄧飛和他的團隊就遇到持續不斷的質疑。鄧飛的應對方式就是堅持誠懇交流,擺事實講道理,做好解釋工作。“我們要接受各界的詢問、質疑和批評建議,持續校正自己的行動,持續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參與。”鄧飛說。
  提及“免費午餐”規模迅速擴大的原因,鄧飛稱,他自身是一個進入公益界的媒體人,會為公益事業的開展帶來一些新的價值觀和新方法。比如通過社交媒體充分展示鄉村孩子困境,引發社會關註;聯合各界探索解決方案;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,穩定執行。同時提倡小額捐贈,降低門檻,擴大參與者的基數。重要的是,整個事業在開展過程中要公開透明。
  鄧飛的新書《免費午餐:柔軟改變中國》已於此前出版。提及“柔軟的力量”,鄧飛表示,柔軟是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善良與不忍之心:“此前在做記者時,面臨問題時曾嘗試用新聞的方法、憤怒的方法去批評和監督。後來發現,還有新的力量和方法來實現新聞理想,讓國家變得更美好。”
  現在的鄧飛四處奔波,常常感覺時間嚴重不夠用。但只要有空閑回到北京,他總會擠出時間陪女兒,帶她去動物園,聽她分享在幼兒園發生的趣事。“我的妻子也會跟她解釋,爸爸在外面工作,是為了幫助像她這樣年紀的小朋友。”鄧飛表示。
  希望“免費午餐”未來能精細與標準化
  此前,“免費午餐”被視為民間慈善典型,曾被認為不可複製。鄧飛稱,一個事業的成功有很多機緣巧合,難以全部複製,但很多工作方法可以借鑒。如使用新的工具來實現消息傳播、慈善款項的收集等。
  在社會中,經常可以聽到民間對中國“富豪榜”與“慈善榜”名單不符的質疑。鄧飛表示,據他瞭解,中國富豪對慈善事業也有不少貢獻,但與歐美相比的確存在差距。在鄧飛看來,中國社會對富翁、企業家參與公益的看法存在問題,如喜歡議論捐款多少、質疑企業家捐款的動機等等。
  在鄧飛眼中,要解決目前社會中的一些問題,不能全部依賴政府,公民應該擔負責任、參與建設,用行動來改變中國,讓中國所有的鄉村孩子免於校園饑餓,有公平的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。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每一個人獲得了新的工具和方法,都可以是變革者,創造更多價值,推動社會進步。”
  鄧飛提到,在做慈善公益事業的過程中,不能只展現鄉村兒童的痛苦,更要多展現他們的希望、成長和熱氣騰騰的改變。他說,自己希望變革而非簡單的同情和悲憫,這更能鼓舞大家一起奮鬥。
  談到對“免費午餐”未來發展的期望,鄧飛表示,首先在全國鄉村展開,先讓鄉村孩子獲取正餐。此後再謀取精細和標準化,幫助更多的孩子獲取營養,安全成長。  (原標題:"免費午餐"發起人鄧飛:做慈善事業應接受外界質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f62qftmv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